欢迎访问小北科技
客服热线: -

小北科技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虽然去不了,也要积极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虽然去不了,也要积极点......

开赛倒计时

距离2021-09-21还剩

一场风情独特别开生面的藏族婚礼 [复制链接]

无聊 163 1
无聊
话题: 7735
回复: 71999
楼主
通常要了解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最典型的莫过于婚礼习俗。许多地方的旅游景点还将当地的婚礼习俗策划成文化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婚礼成了表演性节目,随时都可以举行,感兴趣的游客还可客串一把新郎新娘的角色,重温做新人的感觉。在西藏也不例外,婚礼习俗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情,最能集中体现当地风俗习惯特点。以前也曾了解过西藏婚礼习俗,以为西藏都是藏族,习俗也大抵差不多,但到了西藏后,才知道西藏区域广阔,各地风俗习惯千差万别,虽是同为藏族,多半大同,但小异也颇为明显。
到西藏工作不久,听朋友说他单位周末有对西藏青年旺修顿珠和德吉卓玛要结婚,同事们都要去喝喜酒,便强烈要求朋友到时带我一块去,并不顾摄影技术蹩脚到拿不出手、5D3只能当傻瓜机拍的实际,自告奋勇客串一把婚礼摄影师的角色,好在朋友去参加婚礼的角色也是帮助婚礼拍照,心里便有些坦然:没事,即使我拍砸啦,还有他老兄顶着呢。于是在这个周末,我第一次在现场直击了整个藏族婚礼的全过程。
上午8点左右,新娘的门口就摆好了香桌,摆好祭祀物品
负责迎客、接待的亲属在门口守候新郎迎亲队伍到来
听到村口鞭炮声响起,知道迎亲队伍到了,赶紧点燃门口祭台前的桑枝,以桑烟敬祭神灵。
迎亲队伍终于到来
新郎要敬祭一下天地神灵,才能进入新娘家里。

穿着崭新传统藏族礼服、英俊帅气的新郎旺修顿珠,满脸喜色,他来自西藏昌都地区,可是正宗的康巴汉子哟!据说康巴汉子是世界上最纯种最优质的人种,连德国的日耳曼民族都自愧不如,许多外女人都喜欢来中国找康巴汉子借种,希望生下最优秀的后代。






一对新人深情对视





负责接待的亲属把最美味的藏族传统食品摆上餐桌,让来宾品尝,牛羊肉、馕饼、糌粑、奶渣、青稞酒、酥油茶、甜茶,还有现代的罐装饮料,一应俱全。




最后再给每人上一碗藏族八宝粥


吃过点心后,新郎新娘爬上楼顶平台(藏民的房子一般都以两层楼为多),准备祭拜天地。所有宾客也都爬上楼顶,进行观礼。新娘这时已换上已婚女子穿的服饰——腰上系上了一条色彩艳丽的围裙,这在西藏是已婚女子的标志,藏语称“邦典”。这种围裙的纹样是横的有宽纹和细纹两种,宽纹以强烈的对比色条相配置,具有粗犷明快的风格;细纹以纤细的相关色组成娴雅温和的格调。这是广大藏族妇女非常喜爱的装饰品,腰间系一围裙,有如彩虹罩身,走起路来,更是五彩缤纷,艳丽多姿。
由于藏族是全民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在藏族婚丧嫁娶各种仪式中,喇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新郎新娘都是在西藏政府部门工作(新郎在法院,新娘在监狱管理局),但他们仍要按照当地佛教礼规来举行仪式。等我们爬到楼顶的时候,发现上面有两位喇嘛早已准备好法器、经书在等候他们。
新郎新娘与宾客们上来后,亲属们又开始煨桑,燃起桑烟,以示迎请神灵菩萨下凡赴宴、接受祭礼!




一切准备就绪后,新郎新娘在喇嘛的主持下,开始祭拜天地。他们拜天地是真要到天空底下去拜的,不像内地,新郎新娘在屋内祖宗牌位前拜天地,实际上是拜祖宗,看不到天的。
新郎新娘拜得很虔诚,红衣喇嘛一边敲着法器,一边念经。
祭拜好天地后,接下要向神灵敬青稞粉

家长还要将准备敬献神灵的青稞粉先品尝一下,以示虔诚。


每人的手上都要抓一把青稞粉


在喇嘛的主持和家长的带动下,大家把手上的青稞粉用力向天空抛洒出去,表示请神灵品尝,请神灵赐福



不知道是礼仪太过缛杂还是经文不熟悉,两个喇嘛念经当中竟经常去翻经书。





这位红衣喇嘛法名顿珠,来自拉萨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

返回楼下后,两位喇嘛还要来到新娘家的佛堂里继续念经为新娘全家祈福。

完成了家里的所有祈祷祝福仪式后,婚礼便要转移到另一个更宽阔的地方—过林卡(藏族一种在野外搭帐篷喝酒喝茶、唱歌跳舞、聚餐露营的生活方式


出发啦,赴他们早已预订好的林卡营地
位于拉萨市西郊的林卡营地绿草如茵、鲜花盛开,是拉萨难得的过林卡的好去处。


一些宾客早已到来




有的宾客在打牌,其中一位红衣喇嘛特别引人瞩目。




汉族的客人还不习惯席地而坐,大多坐着喝茶聊天


麻将桌也可当茶桌。


在林卡里草草吃过中饭后,在林卡的帐篷里休息,等候举行婚礼仪式的吉时到来。



吉时到了以后,最隆重的婚礼仪式开始了,由亲朋好友向新人和双方的父母献哈达、送红包。新人和双方的父母早已坐在房间里,等待迎接亲朋好友的祝福。四位藏族男女歌手组合唱起了祝福的藏族歌曲,从头到尾一直卖力地唱,也不知唱了几首几遍,声响始终洪亮如实,天生的,服!


首先是新郎新娘自家的亲戚献哈达、送红包







然后是同事和亲朋好友






喇嘛的赐福也许更重要










我虽是编外宾客兼摄影,但也献上我自己购买的哈达和红包。





新郎新娘已经被厚厚的哈达裹住,但仍忍不住喜笑颜开,交流幸福和喜悦


最后,新人和他们的父母全被厚厚的哈达裹着,如同堆成的雪人一般


在海拔3700米高的拉萨,拎着相机在婚礼上来回奔波,整整一天下来,感到有些头晕目眩,这是轻微的高原反应,但我的心里却感到快乐非常。新郎新娘专门对我表示诚挚谢意,让我心里更对能否拍好照片惴惴不安;藏族的宾客们对我这个不速之客也颇有友好,见到我便合掌致意,让我深深感受到藏胞同胞的淳朴友善。但让我更印象深刻的是,藏族群众对传统风俗习惯的尊重和传承。整个婚礼贯穿着敬天地敬神灵、感恩父母感恩亲友的主线,既具有深厚的藏传佛教宗教色彩,又有着浓郁的藏族民族特色,同时传统中又不乏现代的元素,令人感到朴素、热烈、庄严、隆重,对于新郎新娘和参加婚礼的宾客来讲,无异于一次宗教式的精神洗礼和人生观的生动教育。也许正是这种以敬畏、感恩为核心的风俗习惯,造就了藏族和谐、友善、包容的文化基础和社会氛围。
我衷心诚意地祝福这对藏族新人,我相信,这次终生难忘的婚礼,让他们懂得敬畏、感恩!














评论请先登录注册
精彩话题推荐
绑定手机
×
图片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