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欢迎您
欢迎访问小北科技
客服热线:
-
登录
|
注册
小北科技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虽然去不了,也要积极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虽然去不了,也要积极点......
开赛倒计时
距离
2021-09-21
还剩
天
时
分
秒
首页
{{el.name}}
{{sub.key}}
|
户外论坛
多版块论坛
投票版块
论坛
最高活动
精品活动
深度夜跑第一季
最新定制
单活动
新闻
出游相册
单相册
多相册
人物
视频
查询
报名查询
成绩查询
新活动
商品
商品2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留言板
小工具
选鞋
专题页
IFRAME
招聘啦
首页
户外论坛
论坛
户外课堂
户外课堂:教你认识雪崩及如何避免与营救
户外课堂:教你认识雪崩及如何避免与营救
[复制链接]
胡八一
391
1
分享到:
胡八一
话题: 7735
回复: 71999
发布于
2017-05-23 18:55
楼主
新浪微博
/
豆瓣小站
/
豆瓣小组
/
人人网小站
/
最新活动资讯
/
关于我们
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它们不停地从山体高处借重力作用顺山坡向山下崩塌,崩塌时速度可以达20-30米/秒,体积可以是几百立方、几千立方,甚至更多。雪崩由于从高处以很大的势能向下运动,譬如从6000米高处向下坠落或滑落,故有极快的速度甚至会形成一层气垫层。如果你有幸死死地伏在它下面,当它从你上面“飘”过或“飞”过时,你可能会被留在原地而不被它打下去。当然,在其前端会因快速冲击形成强烈的气浪,因此有时雪崩体本身未到而气浪已把前进路上的一切阻挡物冲得“人仰马翻”。
雪崩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三部分,即形成区、通过区、堆积区。
形成区大多在高山上部,积雪多而厚的部位。比如,高高的雪檐,坡度超过50-60度的雪坡,悬冰川的下端等地貌部位,都是雪崩的形成区,有经验的高山探险者应该看得出来。雪崩的通过区紧接在形成区的下面,常是一条从上而下直直的U形沟槽,由于经常有雪崩通过,尽管被白雪覆盖,槽内仍非常平滑,基本上没有大的起伏或障碍物,长可达几百米,宽20-30米或稍大一些,但不会太宽,否则滑下的冰雪就不会很集中,形成不了大的雪崩。堆积区同样是紧接在形成区的下面,是在山脚处因坡度突然变缓而使雪崩体停下来的地方,从地貌形态上看多呈锥体,所以也叫雪崩锥(或雪崩堆)。
雪崩可分为干雪崩、湿雪崩,也可以叫做粉雪崩和块雪崩,它们的形成和发生有不同的地貌和气候条件。一般而言,大雪刚停,山上的雪还没来得及融化,或在融化的水又渗入下层雪中再形成冻结之前,这时的雪是“干”的,也是“粉”的。当此种雪发生雪崩时,气浪很大底层也容易生成气垫层。探险队伍遭遇此类雪崩时,人可以被裹入雪崩体中并随雪崩飞潟而下。
雪崩的发生还有空间和时间上的规律。就中国高山而言,西南边界上的高山如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横断山地,因主要受印度洋季风控制,除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4月)之分外,全年降水都比较丰富,高山上部得到的冬、春降雪和积雪也比较多,故易发生雪崩。此外,天山山地、阿尔泰山地,因受北冰洋极地气团的影响,冬春降水也比较多,所以这个季节雪崩也比较多。
中国科学院研究雪崩的专门机构——雪崩观测研究站,就设在天山中部的地区。天山中部冬季积雪和雪崩经常阻断山区公路。而前述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地经常发生的雪崩也是供给现代冰川发育的重要来源之一。当然在这种地区选择合适的登山时间就比较苛刻。与此同时,在我国西部靠近内陆的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山地,降水量就比较少,也没有明显的旱、雨季之分,雪崩可能也就比较少,选择合适的登山时间也就比较宽裕。另外,这些内陆山地相对高度较低,一般都在1000-1500米,故山地的坡度也比较缓和。而前述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真正是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在3000-4000米,甚至达到5000-6000米,故山地坡度较陡,发生雪崩的可能性和雪崩的势能也就更大。
雪崩的物理原理是很简单的,山坡上的积雪受到两个力:一个是地球引力,另一个就是积雪内聚力。这两个力量之间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的拔河比赛,地球引力企图沿山坡方向把积雪往下拉走,而积雪的内聚力却使雪体彼此粘结,停留在山坡上。
这场拔河比赛只能在山坡上进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山坡都能进行这种比赛。
坡度不大的山坡,例如坡度不到15°的山坡,积雪是比较稳定的,引力无法把积雪拉走。而坡度超过50°的山坡,又没有办法形成足够厚的积雪,引力找不到拔河的对手。所以最适合这场比赛的场所是在坡度介于25°~45°之间的山坡上。
这场比赛中,当积雪的内聚力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小时,雪崩就容易发生。
积雪的内聚力与积雪的厚度有关,持续不断的降雪使山坡上的积雪达到一定厚度时,就容易发生雪崩。春天气温升高时,积雪表面消融,融水渗到雪层内部,就能降低积雪的内聚力、内摩擦力和抗断强度,特别是融水渗漏到积雪底部时,这水就象滑润剂一样,使雪层很容易滑动。当山坡上的积雪由于上面的种种原因而变得较不稳定时,只要有一点外界因素的变动,雪崩就一触即发。比方说轻微的地震,动物的行走,滚石的触击,甚至高声尖叫,在这种时刻都会触发雪崩。
在风力比较充沛的山区,风也能使积雪发生雪崩。在山嵴背风的地方,雪能够将积雪吹成悬空。就像我们房子的屋檐,我们将其称之为雪檐。一旦雪檐的自身重量超过雪檐的抗断强度,雪檐便自行崩塌,从而引起下面山坡上雪的塌落。
在天山西部季节性积雪地带,每年冬天都会看到好几起由岩羊、马鹿等动物触发的雪崩,这些动物沿着积雪山坡寻找食物,有时不幸踩裂雪层而葬身在雪崩之中。
另外,砍伐森林也能使山坡积雪的稳定性减弱。森林和灌木,客观上起着阻止积雪下滑的作用。因此,应该严禁砍伐雪崩地区的林木。在雪崩频繁的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地方法律上就明文规定严禁砍伐雪崩地区的树木。凡是违禁的居民,一律驱赶出境。
1799年(清嘉庆四年),甘州(今甘肃张掖)提督苏宁阿,命人在祁连山的野马川中山积雪地带,铸立铁牌一块,重三百五十多斤。铁牌上镌刻着:“偷伐松林,有碍水源﹔摧毁民生,既绝民命。特立此牌,以告乡民,有伐树者,与命桉同。”
雪崩威力为什么那么大?
人类短跑的世界冠军,不过每秒钟跑11米;动物界的短跑冠军猎豹在追捕猎物时出现的闪电般的速度,不过每秒钟跑30.5米;十二级的强大台风,不过每秒钟跑32.5米。但是雪崩却能够达到每秒钟97米的惊人程度。如,1970年秘鲁的大雪崩,雪崩在不到三分钟时间里飞跑了14.5公里路程。也就是说,每秒钟平均达到近90米的速度。
雪崩与登山探险
人类为了挑战自身,挑战极限,不断地向世界高峰进军。登山运动是一顶危险性很高的活动,尤其是登雪山,事前应有充分的组织和准备工作,包括技朮训练、体能计划、装备等,还要对攀登对象的地理、气候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同时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素质。一个合格的登山队,应该由教练、后勤、前峰、队员等组成,有经验、有实力的队员,应该在最前面和最后面,负责照顾其他队员,将危险降到最低。
登雪山应注意些什么
如果你必须在高山、中山的积雪地带活动,那就应该特别注意,不要人为地触发雪崩。降雪以后,不能立即爬坡登山。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降雪,必须过一天之后,才能去登山爬坡。下大雪之后,特别是连续数天高强度的大雪之后,必须停留三、四天,才可在积雪上攀登。因为新雪比较疏松,内聚力较差,人在其上活动,容易触发雪崩。
营救
攀登积雪山坡时,不要横穿斜坡。因为横穿斜坡,容易踩裂雪层,诱发雪崩。最好径直向山顶方向前进。当然这样做,体力消耗较大,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之”字形的攀登路线,但“之”字的角度应尽可能放大。行走时,脚步要轻,要稳,不要另开脚印,要踏着前面人的脚印走。在积雪显得较不稳定时,不要尖声叫喊,也不要大声歌唱。因为有时侯,声波也能冲击积雪,引起崩塌。由于工作需要,非横穿雪坡时,每人的间隔要远一些,一个一个地前进。每人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一旦有谁发现积雪断裂滑动有崩塌的危险时,就要大声喊叫“雪崩!”使后面的人有所准备。要是本人脚下的积雪已在滑动,首先要把冰镐插在积雪上,尽可能使自己停在积雪面上。
编辑:兆玺
回复楼主
评论请先
登录
或
注册
精彩话题推荐
黄太志
Give Me That Drop That Give Me That 맙소사 我的天 I Love It Love It Love It 맙소사 我的天 You Love It Love It Lo
头文字D
| 10-16 22:16
4952
19
6种最常见跑步损伤,教你如何避免!
6种最常见跑步损伤,教你如何避免!2015-10-09 360马拉松 360马拉松 360马拉松 微信号saihuitong_mls 功能介绍最权威详细的马拉松赛事活动资讯平台 关注「360马拉松
头文字D
| 10-10 14:04
8867
15
QuanZhiLong
K-POP(韩国流行音乐)编辑韩国流行音乐(英语:Korea-Pop,简称K-POP,朝鲜语:가요)是一音乐种类。指源自韩国的流行音乐,包括有舞曲、现代节奏蓝调、流行电音、嘻哈音乐等。中文名韩国流行音
头文字D
| 09-21 17:10
1996
5
9.22发表帖子试试
我就是试试哈什么也没有今天啥也不说了这个是本地上传试试哦这个是前台现在是后台15ea90e4674.jpg你这个真的
胡八一
| 09-22 18:05
1304
2
绑定手机
×
手机:
验证码:
刷新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到该手机
绑定手机
友情链接
赛会通
富力海口马拉松赛
深井山径马拉松
南横国际超级马拉松
深圳女子马拉松赛
彩色跑深圳站
杭州100越野跑
无锡国际马拉松赛
重庆国际马拉松赛
汇添富南京山地马拉松
苏州马拉松
欢乐跑中国上海站
test
12
install_fs
购物车(
)
{{el.item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2Titles}}
x{{el.itemCount}}
{{el.totalPrice|currency}}
删除
共
件
共计
{{totalPrice|currency}}
去购物车
您的购物车空空如也,赶紧
去选购
吧。
您尚未登录,
请登录。
购物车正在加载中...
成功加入购物车!
当前您的购物车中包含
个活动订单。
当前您的购物车中包含
件商品,
个活动订单。
当前您的购物车中包含
件商品。
继续浏览
去购物车
微信咨询
QQ 咨询
客服热线
({{el.name}})
分享
倒计时
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 豆瓣小站 / 豆瓣小组 / 人人网小站 / 最新活动资讯 / 关于我们
雪崩是一种所有雪山都会有的地表冰雪迁移过程,它们不停地从山体高处借重力作用顺山坡向山下崩塌,崩塌时速度可以达20-30米/秒,体积可以是几百立方、几千立方,甚至更多。雪崩由于从高处以很大的势能向下运动,譬如从6000米高处向下坠落或滑落,故有极快的速度甚至会形成一层气垫层。如果你有幸死死地伏在它下面,当它从你上面“飘”过或“飞”过时,你可能会被留在原地而不被它打下去。当然,在其前端会因快速冲击形成强烈的气浪,因此有时雪崩体本身未到而气浪已把前进路上的一切阻挡物冲得“人仰马翻”。
雪崩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三部分,即形成区、通过区、堆积区。
形成区大多在高山上部,积雪多而厚的部位。比如,高高的雪檐,坡度超过50-60度的雪坡,悬冰川的下端等地貌部位,都是雪崩的形成区,有经验的高山探险者应该看得出来。雪崩的通过区紧接在形成区的下面,常是一条从上而下直直的U形沟槽,由于经常有雪崩通过,尽管被白雪覆盖,槽内仍非常平滑,基本上没有大的起伏或障碍物,长可达几百米,宽20-30米或稍大一些,但不会太宽,否则滑下的冰雪就不会很集中,形成不了大的雪崩。堆积区同样是紧接在形成区的下面,是在山脚处因坡度突然变缓而使雪崩体停下来的地方,从地貌形态上看多呈锥体,所以也叫雪崩锥(或雪崩堆)。
雪崩可分为干雪崩、湿雪崩,也可以叫做粉雪崩和块雪崩,它们的形成和发生有不同的地貌和气候条件。一般而言,大雪刚停,山上的雪还没来得及融化,或在融化的水又渗入下层雪中再形成冻结之前,这时的雪是“干”的,也是“粉”的。当此种雪发生雪崩时,气浪很大底层也容易生成气垫层。探险队伍遭遇此类雪崩时,人可以被裹入雪崩体中并随雪崩飞潟而下。
雪崩的发生还有空间和时间上的规律。就中国高山而言,西南边界上的高山如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及横断山地,因主要受印度洋季风控制,除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4月)之分外,全年降水都比较丰富,高山上部得到的冬、春降雪和积雪也比较多,故易发生雪崩。此外,天山山地、阿尔泰山地,因受北冰洋极地气团的影响,冬春降水也比较多,所以这个季节雪崩也比较多。
中国科学院研究雪崩的专门机构——雪崩观测研究站,就设在天山中部的地区。天山中部冬季积雪和雪崩经常阻断山区公路。而前述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地经常发生的雪崩也是供给现代冰川发育的重要来源之一。当然在这种地区选择合适的登山时间就比较苛刻。与此同时,在我国西部靠近内陆的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山地,降水量就比较少,也没有明显的旱、雨季之分,雪崩可能也就比较少,选择合适的登山时间也就比较宽裕。另外,这些内陆山地相对高度较低,一般都在1000-1500米,故山地的坡度也比较缓和。而前述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真正是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在3000-4000米,甚至达到5000-6000米,故山地坡度较陡,发生雪崩的可能性和雪崩的势能也就更大。
雪崩的物理原理是很简单的,山坡上的积雪受到两个力:一个是地球引力,另一个就是积雪内聚力。这两个力量之间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的拔河比赛,地球引力企图沿山坡方向把积雪往下拉走,而积雪的内聚力却使雪体彼此粘结,停留在山坡上。
这场拔河比赛只能在山坡上进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山坡都能进行这种比赛。
坡度不大的山坡,例如坡度不到15°的山坡,积雪是比较稳定的,引力无法把积雪拉走。而坡度超过50°的山坡,又没有办法形成足够厚的积雪,引力找不到拔河的对手。所以最适合这场比赛的场所是在坡度介于25°~45°之间的山坡上。
这场比赛中,当积雪的内聚力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小时,雪崩就容易发生。
积雪的内聚力与积雪的厚度有关,持续不断的降雪使山坡上的积雪达到一定厚度时,就容易发生雪崩。春天气温升高时,积雪表面消融,融水渗到雪层内部,就能降低积雪的内聚力、内摩擦力和抗断强度,特别是融水渗漏到积雪底部时,这水就象滑润剂一样,使雪层很容易滑动。当山坡上的积雪由于上面的种种原因而变得较不稳定时,只要有一点外界因素的变动,雪崩就一触即发。比方说轻微的地震,动物的行走,滚石的触击,甚至高声尖叫,在这种时刻都会触发雪崩。
在风力比较充沛的山区,风也能使积雪发生雪崩。在山嵴背风的地方,雪能够将积雪吹成悬空。就像我们房子的屋檐,我们将其称之为雪檐。一旦雪檐的自身重量超过雪檐的抗断强度,雪檐便自行崩塌,从而引起下面山坡上雪的塌落。
在天山西部季节性积雪地带,每年冬天都会看到好几起由岩羊、马鹿等动物触发的雪崩,这些动物沿着积雪山坡寻找食物,有时不幸踩裂雪层而葬身在雪崩之中。
另外,砍伐森林也能使山坡积雪的稳定性减弱。森林和灌木,客观上起着阻止积雪下滑的作用。因此,应该严禁砍伐雪崩地区的林木。在雪崩频繁的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地方法律上就明文规定严禁砍伐雪崩地区的树木。凡是违禁的居民,一律驱赶出境。
1799年(清嘉庆四年),甘州(今甘肃张掖)提督苏宁阿,命人在祁连山的野马川中山积雪地带,铸立铁牌一块,重三百五十多斤。铁牌上镌刻着:“偷伐松林,有碍水源﹔摧毁民生,既绝民命。特立此牌,以告乡民,有伐树者,与命桉同。”
雪崩威力为什么那么大?
人类短跑的世界冠军,不过每秒钟跑11米;动物界的短跑冠军猎豹在追捕猎物时出现的闪电般的速度,不过每秒钟跑30.5米;十二级的强大台风,不过每秒钟跑32.5米。但是雪崩却能够达到每秒钟97米的惊人程度。如,1970年秘鲁的大雪崩,雪崩在不到三分钟时间里飞跑了14.5公里路程。也就是说,每秒钟平均达到近90米的速度。
雪崩与登山探险
人类为了挑战自身,挑战极限,不断地向世界高峰进军。登山运动是一顶危险性很高的活动,尤其是登雪山,事前应有充分的组织和准备工作,包括技朮训练、体能计划、装备等,还要对攀登对象的地理、气候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同时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素质。一个合格的登山队,应该由教练、后勤、前峰、队员等组成,有经验、有实力的队员,应该在最前面和最后面,负责照顾其他队员,将危险降到最低。
登雪山应注意些什么
如果你必须在高山、中山的积雪地带活动,那就应该特别注意,不要人为地触发雪崩。降雪以后,不能立即爬坡登山。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降雪,必须过一天之后,才能去登山爬坡。下大雪之后,特别是连续数天高强度的大雪之后,必须停留三、四天,才可在积雪上攀登。因为新雪比较疏松,内聚力较差,人在其上活动,容易触发雪崩。
营救
攀登积雪山坡时,不要横穿斜坡。因为横穿斜坡,容易踩裂雪层,诱发雪崩。最好径直向山顶方向前进。当然这样做,体力消耗较大,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之”字形的攀登路线,但“之”字的角度应尽可能放大。行走时,脚步要轻,要稳,不要另开脚印,要踏着前面人的脚印走。在积雪显得较不稳定时,不要尖声叫喊,也不要大声歌唱。因为有时侯,声波也能冲击积雪,引起崩塌。由于工作需要,非横穿雪坡时,每人的间隔要远一些,一个一个地前进。每人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一旦有谁发现积雪断裂滑动有崩塌的危险时,就要大声喊叫“雪崩!”使后面的人有所准备。要是本人脚下的积雪已在滑动,首先要把冰镐插在积雪上,尽可能使自己停在积雪面上。
编辑:兆玺